冠达配资 清军为何“高薪聘请”盲人参与守城?太平军的战术让他们头疼不已_土营_士兵_地道
“怎么样?听到什么动静没有?”冠达配资
“将军少安毋躁,我正在听!”盲人趴在地上侧耳细听,此时他的头上已经冒出了一丝汗珠。
而旁边的清军将领显得有一些不耐烦了,他身后的一群清军士兵也正在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不好,有动静,东南方向底下有人在挖!”盲人突然起身大叫起来。
清军将领听到后迅速招手示意后面的清军士兵做好准备,同时向盲人再次问询:“他们大概在什么位置?”
盲人又一次趴回地上,一会儿他用手指着东南方向:“将军,就在我手指的前方大约一百多米的位置。”清军将领便命令清军士兵朝那里行走约九十米,然后举起锄头开始挖了起来。
就这样大约挖了一个小时左右,突然有一名正在挖土的清军士兵大叫:“快通了!”说完,所有在挖地道的清军士兵都丢下锄头跑了上来。
展开剩余72%同时,在地面上的清军火枪队也已经列队完毕,他们举着手里的火枪一齐对准那个刚刚挖出来的坑。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见刚才清军挖出来的坑里,泥土突然自己动了起来。
那块土层终于全部垮塌了冠达配资,几名太平军装扮模样的人赫然出现在清军面前,此时他们看到眼前的清军,也一个个都吓得惊慌失措,面如死灰。
“放!”随着清军将领的一声令下,对准这个坑道口的清军火枪手同时扣动了板机,那几名太平军士兵躲闪不及,一头栽倒在坑道内。
随后,清军又开始往那个坑道口不停地灌水,接着又丢下一桶炸药将这个地道彻底炸塌了。
原来,那位盲人是守城清军“高薪聘请”来监听地下动静的。在监听到地下有太平军挖地道的位置后,清军便也在太平军地道的前方挖,结果双方的地道就这样直接挖通了,清军也成功破坏了太平军的这一次“土攻”。
事后,将军给了那位盲人不少银子:“先生,辛苦了!你回去歇息吧,随时听候我们召见!”
当时太平军在攻城时,经常使用“穴地攻城法”:就是招了很多挖煤工,逐渐演变成了一支专业性很强的“土营”。
这个土营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工兵营,每次攻打坚固城墙的城池时,太平军便会在城外一民房处让土营暗挖地道。
这条地道一直通至城下,挖通以后太平军便将大量火药放在地道里,在引爆炸药崩塌城墙后,太平军就从那个大缺口涌入城中,占领城池。
为了对付太平军土营的这种挖掘战术,清军可谓是绞尽脑汁。刚开始清军是把城外一切遮挡视线的房屋和障碍物全部拆除,但这个工作量很大,得有充足的时间和人力来完成。
后来,清军又学古人在城墙内多埋大瓮监听,发现效果不是很好。于是,他们又请盲人伏地监听。据说当年清军花大价钱请的这些盲人,最远可以监听到离城五百步的地下声响。
但这种方法后来证明效率也不是很高,听错位置和距离的事经常发生,说白了确实有点像“瞎猫碰到死耗子”!
再后来,清军守城时还经常使用“灌水破坏法”,“壕沟阻挡法”等方法。反正为了防止太平军挖掘地道进入城内,清军什么方法都尝试过了。
但在这方面最成功的还是湘军,他们从太平军土营身上学到了不少精髓。后来,湘军挖的工事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甚至要超过太平军的土营。
例如在雨花台大战中,曾国荃的“铁桶”坑道工事几乎挖得无懈可击。结果,李秀成率领着20万太平军硬是围攻44天,就是拿不下仅仅几万湘军防御的阵地!
由此可见,湘军当时的土工作业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图源网络冠达配资,侵删!
发布于:天津市九龙证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