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优配 曾经地方军的骄傲,装备精良的晋绥军,为何在解放战争中不堪一击_阎锡山_全面抗战_晋军
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国军队伍中除了老蒋嫡系的中央军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军也积极投入抗战战场正中优配,其中南方为川军、滇军、粤军,北方则是东北军、西北军和晋绥军。不过这些地方杂牌军在抗战结束后结局可不算太好。
比如东北军,基本上都已经中央军化,53军甚至都被老蒋归为嫡系部队。川军在国民政府迁入大西南,刘湘去世之后也都被稀释融入中央军中,西北军也在抗战中逐渐被分化,孙连仲、刘汝明和孙良诚等人都被招安。剩下唯一可能还保持独立的应该是阎锡山的晋绥军。
那么在经历过抗战的晋绥军,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结局又是如何呢?
兵败如山倒的晋军
在各个地方军中,晋绥军装备应该是仅次于中央军的,抗战忻口会战一下子掏出10个炮兵团,这个魄力可不是杂牌军该有的样子。不过即使是装备精良的晋绥军,在山西和日军作战中也是损失惨重,甚至最严重的时候,还丢失晋绥将近70%的国土(仅占领7个县),从巅峰时期的20万人,打的还剩下4万人。阎锡山本人还被逼得在黄河边上过着住窑洞打补丁的日子。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候,在绥远的35军军长傅作义还脱离了晋绥军体系,单独创业,成立了绥远军。
展开剩余83%因此从抗战中期开始,晋绥军,实际上仅剩下阎锡山在山西的本家“晋军”。
而在抗战胜利后,依靠着收编的伪军(如山西伪军副司令赵瑞、绥靖军第13集团司令杨诚)、以及靠着大量驻山西日军的加入,阎锡山还是将部队组成了4个集团军、8个军、24个师以及伪军组成的5个“省防军”人数加起来有十几万人。而他也想靠着这些部队重现当年“晋绥王”的雄风。
不过接下来和我军的作战正中优配,就很快让阎锡山“梦碎”。
在1945年10月,抗战胜利还不到两个月,为了抢夺地盘阎锡山在上党搞摩擦,多次攻击我解放区驻军,忍无可忍的我军在党中央的指示下刘邓率领晋冀鲁豫军区太行、太岳、冀南3个主力纵队对敌进行反击。整个战役击溃晋军第7集团军和19军大部,歼敌3.5万人,此战过后阎锡山元气大伤。
进入1946年双方和谈期间,阎锡山也不甘寂寞继续进攻解放区,但同样也被我军胖揍,不过这一次不是刘邓,而是贺老总和聂老总联手,我军攻占晋北多个城池,切断了同蒲路,围攻已经是古城的大同。如果不是老部下傅作义的舍命相救,在1946年大同应该就已经被我军解放。而看到阎锡山战力这么弱的老蒋,还不忘还借机消减阎锡山的兵员,从原来的24个师裁撤为15个师,人数不足10万人。
到了1947年晋军的生存空间,已经被压缩到晋中和晋南这两片狭长区域。
1948年6月在徐帅的带领下,我军攻克晋南临汾,歼敌25000人。阎锡山的控制区也仅剩环太原周边,而且在其他区域晋军往太原收缩的过程中,还被我军乘胜追击俘虏赵承绶等人。至此太原已经成为孤城,到1949年我军攻克太原,阎锡山乘飞机逃跑。整个晋绥军彻底地在历史舞台中落幕。
从抗战胜利后,我们发现虽然有大同集宁战役我军的作战失误,基本上在阎锡山的晋军基本上都一直地处于战败的颓势之中正中优配,毫无招架之力。甚至于除了太原战役之外,我军的胜利可以用“轻松”来形容。
为何在抗战前夕,战斗装备仅次于中央军的晋绥军(晋军),会变得不堪一击呢?
晋军没落根源
在雨田君看来,晋绥军或者说晋军没落的根源,可以分为以下3个原因。
首先,晋绥军分崩离析。
前面的晋绥军之所以强,主要是靠保定系撑起来的,以前晋绥军13太保都是保定军校4-7期组成,比如傅作义、陈长捷和董其武等人,这些人都是拜把子兄弟,也是响应阎锡山“晋人治晋”参加晋绥军。不过到了抗战中后期晋绥军主力在和日军的作战中折损,让晋绥军实力大降。
而且在抗战后期,傅作义带着董其武和保定5期的人和阎锡山决裂,自立为“绥军”,将绥远从晋绥军体系中剥离开来,让阎锡山元气的大伤。因此其实抗战结束后除了手下几个县的残余的晋军,阎锡山只能靠的一些伪军和日军给其撑场面,这样没有忠诚和信仰的部队,还能指望其好好打仗?
其次,就是晋军的位置很尴尬
在抗战前,阎锡山还能控制山西绥远(内蒙古一带),甚至有的时候还将势力延伸向陕豫。但是随着太原战役的结束,以及阎锡山多次破坏抗日统一战线,被抗日军民不断反击,其地盘也越打越小。抗战结束后,阎锡山地盘的东面是聂帅带领的晋察冀,在北面则是贺老总带领的晋绥军区,往南更是刘邓带领的晋冀鲁豫,往西则是陕甘宁边区。阎锡山则是被包夹在山西的谷地里面,缺乏战略纵深和足够的人口和经济资源。就算他一直是以善于算计和精打细算出名,架不住我军几路主力的包围。
最后,则是阎锡山的倒行逆施。
刚开始阎锡山在山西还是很有威望和影响力的,甚至于善于经商的他还将山西带到了当时全国有名的模范省,得到了山西很多乡绅的拥护。但随着抗战开始后,节节败退的阎锡山在抗日上显得蛇鼠两端,一方面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大搞摩擦。另一方面跟华北日军达成默契,让下面军队投降当伪军,甚至于还在山西制造多起惨案,在抗战胜利后甚至还收编了罪大恶极的日军。而他一系列人心向背的操作也将其置于人民的对立面,最终只能窝在太原城里,等待覆灭。
雨田君说
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军地方派系基本上已经被中央系收编和整合得差不多了,以冯玉祥、刘文辉和杨森等人为首基本上都已经退居幕后颐养天年。而在北方唯独的阎锡山依靠山西一地保育相应的自主权。
但在作战中失去地盘和群众支持的阎锡山即使仍想顽抗到底,依然没能逃离覆灭的命运。
—Theend—正中优配
发布于:天津市九龙证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尚竞配资 曾经兵团的规模有多大?现在还有兵团,但是性质不同于从前!_编制_军队_野战军